古诗词叙事诗词鉴赏与注解10(连载)
这诗是杜甫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(公元759年)春天,当时杜甫48岁。彼时他从洛阳返回华州任所,途中经过奉先(今陕西蒲城),在一个夜晚拜访了友人卫八处士,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。
这诗是杜甫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(公元759年)春天,当时杜甫48岁。彼时他从洛阳返回华州任所,途中经过奉先(今陕西蒲城),在一个夜晚拜访了友人卫八处士,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。
那日读杜诗,读到《赠卫八处士》里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间黄粱”,心里仿佛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。兵荒马乱的年代,故人相逢,仓促间无以待客,主人便就着夜色,冒雨去园中剪回一把鲜嫩的春韭。这韭菜的好,不在其名贵,恰在于那份信手拈来的“现成感”——它就在那里,等着你,风雨无
生命都是喜欢温暖的,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文明中的人类,都喜欢温暖的环境。
陆俨少《杜甫诗意册》“庾信平生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”,怎奈去日苦多,人生苦短。“儒术于我何有哉,孔丘盗跖俱尘埃”,可叹智者死去,与愚者无异。十年前,父亲去世,我真正懂得“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”这几句的含义。可是我宁可不懂,永远都不懂
人有七情六欲,经常会失去理智,需要懂得克制情绪。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情之灼灼,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,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智?情如烈火,焚心蚀骨;理若寒潭,澄明鉴照。至情者非纵情,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清醒沉溺;至性者非任性,是遍历世故后仍守本心的抉择。